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2日讯(记者 郭文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21日消息,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独特优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等决定开展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根据实施方案,专项活动时间为3年,涉及妇幼中医药健康促进活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促进活动、慢病中医药防治活动、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推广活动、中医进家庭活动、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活动、医体融合强健行动、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8项具体活(行)动。

2025年三级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

在妇幼中医药健康促进活动方面,发挥中医药在优生优育、妇幼保健和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包括: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下同)广泛开设优生优育门诊。在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到2025年,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和70%。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小儿推拿,支持医护人员参加小儿推拿培训。加大小儿推拿健康知识普及,让家长了解小儿推拿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传授推广易于家长操作的捏脊、按揉足三里等方法。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到2025年,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85%。

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

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促进活动方面,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与养老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协作,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托管或举办养老机构,鼓励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开展省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中心建设试点,探索完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广泛开展脑中风、高血压等慢病门诊服务

在慢病中医药防治活动方面,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广泛开展脑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门诊服务,支持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慢病防治联盟,构建医院—社区—个人慢病管理模式,对慢病患者进行全周期中医药健康管理。支持中医医院对慢病患者建立中医健康档案,开具中医健康处方,从营养膳食、传统运动方式、情志调养等方面指导慢病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维护。

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

在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推广活动方面,实施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20+X推广计划,在实施好国家发布的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基础上,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区疾病谱和地域特点,再制定推广一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推广。鼓励有条件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膏方和三伏贴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增加中医药服务内容

在 中医进家庭活动方面,支持中医类别医师牵头家庭医生团队或者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增加中医药服务相关内容,对家庭医生团队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的技能培训。推动中医家庭医生入户走访,宣传中医药服务项目和内容,为居民提供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指导等中医健康管理服务。

对儿童青少年肥胖、脊柱侧弯等健康问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干预试点

在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活动方面,推进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在中医医院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使用耳穴压丸等中医适宜技术,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行早防早控。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脊柱侧弯等健康问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干预试点,组织中医药防控儿童青少年肥胖、脊柱侧弯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教授传统体育项目

在医体融合强健行动方面,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教授传统体育项目,指导康复期病人练习适合的传统体育项目。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全面融入日常生活,鼓励社区组织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学习及有关活动,倡导每天进行半小时传统体育项目。

2025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到25%

在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方面,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名医故里行千名医师讲中医、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日、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等活动。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推出一批针对不同受众的中医药题材节目、纪录片、动漫等产品。面向家庭和个人推广四季养生、节气养生、食疗药膳等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推广艾灸等一批简单易行、适宜家庭保健的中医适宜技术。到2025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到25%。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