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南萍

近期,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3年的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同时,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专家对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的研究已经展开,但关于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研究者还不多,重视程度也还不够,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反思。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各种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背道而驰的案例比比皆是。开学季,打扫教室的是家长;家长聚会,聊天的话题是谁谁成绩好。假期中,学生不是在培训机构就是在去培训机构的路上;到欧美游学的孩子,很多是奔着迪士尼游乐园而去。一部分家长的关注焦点是学业成绩,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保护与代替,却忘记孩子最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路径达到教育目标?我认为,核心素养的发布,好似指路明灯,给在应试教育漩涡中迷失了方向的家长指明了前行方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除了面向学术界和基础教育界外,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广而告之,特别是要让家长或者准家长明白必须要用全局观来思考每个阶段教育孩子的目标与内容,理清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责任。如“文化基础中提到的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就提醒了家长,家庭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精神氛围,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家长还要明白核心素养超越知识与技能,一定要纠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核心素养也是具体明晰的,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在实践中探索、积累和体悟,一味的保护与代替只是在抹杀孩子成长的机会。

作为学校教师,在开家长会或者其他家校沟通中,也要把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和家长交流,让家长明白,分数不能决定未来核心素养提升 需家庭教育助力,素质才能奠基幸福,特别是不能忽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必须获得的素养。

此外,学校教师还应告知家长,核心素养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它具备终身连续性,而且有些素养需要长期的渗透才可能形成,这更凸显了家庭在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我们都知道,父母会把自己拥有的最好东西给孩子,但是父母永远无法给孩子自己所没有东西。因此,首要的问题是家长是否具备核心素养、是否具有核心素养意识,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会成为推广核心素养的隐形阻力。所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亟需家庭教育助力,这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作者系宝安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